99公益日|“我有一首诗,想读给你听......"
在美国时代广场最显眼的位置,
著名漫画家阮筠庭的一幅画挂了整整一周。
画上是一首小诗,叫《黑夜》。
《黑夜》
我信奉黑夜
因为它能覆盖一切
就像是爱
它的作者李玲,14岁,
来自云南一所乡村中学。
其实,还有很多来自云南、广西、贵州等不同乡村孩子们的诗,
充满了爱,也有着惆怅和思念...
一年一度的99公益日,
万氪人力携手是光诗歌
“益”起助力
“大山的孩子会写诗”线上爱心公益活动,
用诗歌帮助乡村孩子实现自由的情感表达。
关于“是光诗歌”
昆明市是光四季诗歌青少年服务中心是国内首家且规模最大的乡村诗歌教育公益组织。
从2016年10月开始服务于乡村儿童,通过为三至八年级当地教师提供系统诗歌课程工具包和培训,解决乡村孩子缺乏情感表达渠道和心灵关注的问题。截止2020年9月,“是光”已经服务包含云南、贵州、广西、河南等偏远地区中小学1000余所,100000余名孩子有了人生的第一堂诗歌课。
“是光”教孩子写诗,不是为了培育诗人。而是要告诉山里的孩子,拥有探索的热爱,保持感受的敏锐,拥有感知幸福、书写痛苦的能力。即使愤怒、难过,即使身陷生活的囹圄,也可以学会用一首诗慢慢舒展,慢慢打开心灵,用美好与美好相融。
“是光”更像是一面镜子,折射着这些来自大山里的光,让更多人能看到。就像“是光诗歌”的Slogan:写诗的孩子不会砸玻璃。
从大山深处孩子眼中,流出的不仅是对诗歌的渴望,更多的还是对关怀、爱的渴望。
“是光”给这些孩子提供着一年四季的课程,也提供了一份持久的陪伴,一个与外界联结的渠道。
关于创始人康瑜
她是康瑜,“是光诗歌”的创始人,人如其名,美好得如同一首诗,她仿佛是带着祝福来到这个世界的。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本科,大三又顺利拿到保研资格,看起来这一切都是那么顺利,如果没有支教两年,如果没有全身心的投入“是光诗歌”的创建,她现在也许已经研究生毕业,从事经济金融工作……
而她选择了一条更加艰难的路,以一人之力把光举起来,让它照亮更多看不到的地方,把它传递给千千万万的中国乡村孩子们。
童年种下的种子,开出了花
因为小时候人生导师奶奶的熏陶,渐渐地也开始思考:“人活着应该为了什么而努力?”,并且把这个问题深深记在了心里,在她成长的过程当中,一直在寻找答案。
直到进入人大读书之后,她开始接触到公益,忽然发现了这件事情好像就是她要努力的方向!
她不断地尝试,目标也在教育、环保这些领域中慢慢的缩小范围,直到本科毕业的时候,她决定去乡村支教。
两年支教,重新认识 “知识改变命运”
一开始,康瑜把注意力和期待都放在班上前排成绩好的孩子身上,因为觉得只有这些孩子们才有可能走出大山,考上大学。
就这样,直到有天校长对康瑜说,“将来这些留在大山里的孩子,他们才是小镇未来的主人,他们现在怎么样,小镇的未来就是怎么样的。”
守望,就是指守在一个地方种下希望
在2017 年 9 月康瑜离开了那里,开始准备美国研究生的入学考试,而在这期间,她又选择重新回到了乡村,回到这些大山里的孩子们身边。再回去的时候,她创办了“是光”,而教孩子写诗的人变成了当地的乡村教师。
诗歌变成了这些留守儿童情感表达的出口,教会他们在这个年纪如何面对孤独;诗歌也成了这些孩子获得关注的入口,那些成绩不好调皮捣蛋的孩子们,也终于有机会能获得老师的赞赏和关注。
公益日
万氪人力与是光诗歌爱心联手
万氪人力内部很多员工,
很早就已经参与到是光诗歌的公益活动中,
不仅仅单次捐助,有些员工已经成为月捐人,
每月都能看到项目进展,
收到孩子们新写的小诗和诗歌背后的故事,
儿童节时还收到了来自孩子们的暖心小礼物。
今年公益日
万氪人力携手是光诗歌
一起向社会爱心界人士发出倡议:
让我们共同携手,与爱同行,
“益”起为乡村孩子捐款,
让更多乡村的孩子能够在学校
接受四季诗歌课程,
让诗歌帮助孩子们实现自由的情感表达,
解决乡村孩子缺乏情感表达渠道和心灵关注问题。